云酒世界网

我国的粮食工作还任重道远

未知 2015-03-13 10:52 粮食
尽管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但是我国的粮食工作还任重道远。我国粮食产量虽已实现十一连增,但

    尽管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但是我国的粮食工作还任重道远。我国粮食产量虽已实现十一连增,但并不等于就可以凯歌高奏、高枕无忧了。解决了吃饭问题不等于解决了粮食问题。我国人均占有粮食现仅400公斤稍多点。而资料表明,早在1990年,加拿大人均占有粮食就高达2180公斤,美国也达到1299公斤,法国是1121公斤,连土耳其也有637公斤。近几年我国每年须进口粮食700亿公斤左右,相当于1亿多人在吃进口粮。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还会使道路、机场、住宅区、工业区、开发区、大学城等用地日增、耕地渐减;城镇化趋势和农民工的增多,势必使粮田和种粮农民减少。这些都可能影响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隐患还有如耕地抛荒、粮农收入不高、水利老化、粮食浪费、人口增长,以及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与粮食科技贡献率的有限性等。由此可见,粮食安全形势依然紧迫。怎么办呢?立足于种粮本身,大幅增加粮农收入,当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努力方向。

  要坚持在粮食生产第一位前提下调整农业结构,解决粮农增收问题。农民增收困难长期是困扰“三农”问题的一个瓶颈。而我们过去总习惯于靠调整农业结构来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思路实施的结果,就是把粮田变成果园、苗圃、菜地、鱼塘,把粮农变成果农、花农、菜农、渔民。不可否认,经济作物收入确实明显高于粮食,这对农民增收的确效果明显。但它对粮食安全本身来说,无异于饮鸠止渴。1985—1988年和2000—2003年曾两度出现的四年粮食徘徊局面已有深刻教训。因此,靠粮食价格机制创新,从而靠种粮本身增加收入以提高粮农积极性,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正确选择。不谈粮食安全则已(如那种所谓的“把粮食的包袱甩到太平洋去”的不负责任的观点),要谈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坚持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结构,也即靠种粮本身解决粮农增收问题。

  对于粮食的重要性,马、恩、列以及中共历代领导人都有过精辟论述。列宁曾指出,“只有真正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才能在经济上站稳脚跟。”毛泽东早年就提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此后几十年他一直致力于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习近平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2008年前后,许多国家出现粮食危机,甚至因抢粮而冲击政府,造成骚动、暴乱和流血冲突。这场危机被称为“无声的海啸”。联合国号召全球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危机。中国这些年之所以在诸如数亿农民进城、户籍制度改革、突发自然灾害、下岗工人安置等方面,并未引起什么大的社会波动,也都得益于有较充足的粮食作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