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周高谦时代,茅台发展曲线一路上扬

华夏酒报 2009-10-22 10:45 白酒
1977年,“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年。为了扭转茅台酒厂的被动局面,省委、省政府决定调时任中共仁怀县委书记

  1977年,“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年。为了扭转茅台酒厂的被动局面,省委、省政府决定调时任中共仁怀县委书记、县长周高廉出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厂长。周高廉的出现预示着茅台命运的又一次转折。
  
  当日的周高廉是带着省里的“死命令”来的:必须完成当年生产任务。
  
  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自1962年起,茅台酒厂已经连续15年没能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和销售计划,连续16年亏损达444万元。
  
  而周高廉到任时,距1978年新年钟声敲响仅4个月时间。
  
  周高廉回忆当年刚上任时看到的情形:
  
  厂里猪圈林立,污水遍地。生产车间随处可见蜘蛛网、垃圾,生产缺乏激情,知识分子靠边站,内部管理混乱……
  
  与那时期的所有国企一样,遭遇十年浩劫,让生产管理几乎陷于停顿,该抓的工作千头万绪。
  
  好在周高廉的目标非常明确。
  
  他与新的领导班子达成共识,提出“说了算,定了干,遇到困难都不变”,大战100天,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并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建“大庆”式企业。
  
  雷厉风行的一系列工作旋即展开,有如注入一针“强心剂”。
  
  面对三年自然灾害中,工人为解决肚皮问题兴建的300多间猪圈,周高廉一声令下:“撤”。那让现代人无法想象的猪圈林立、污水遍地的场景顿时烟消云散。
  
  此后又在车间班组推行文明生产,大大改善了企业面貌。
  
  环境整治只是表象,如何点燃生产激情才是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厂里迅速重新启动在“文革”中陷于停顿的三车间建设,在“大庆”精神激励下,大战20天,在最短时间内投产。
  
  周高廉回忆说,他到任时,生产任务仅完成了400吨,而国家下达的任务是750吨。4个月过去,国营茅台酒厂实现了建厂以来的“三个历史性突破”:1977年,茅台酒产量突破生产计划,完成了763吨;销售完成了387吨,是建厂以来最好的一年;结束了连续15年没有完成国家生产和销售计划的历史;亏损下降到16年来的最低水平2万元。
  
  第二年,一声春雷唤醒沉睡的中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正式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
  
  春潮席卷而来。

  周高廉与厂领导班子商议后,一个大胆的决策出炉了:打破“大锅饭”,在厂里实行经济责任制,让职工多劳多得,同时厉行节约,实现企业增产增效。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国,是否恢复企业奖金制度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那一年,一些新鲜名词开始在茅台酒厂干部职工口中流传——三级核算制、五定、四包、一奖。
  
  在生产车间实行的“五定”包括:定产量、定质量、定周期、定人员、定费用。“四包”则是包工资、包岗位津贴、包高温补贴、包夜餐补贴。
  
  在包装车间则实行“一奖”——节约奖,内容包括了计分计奖、超额奖励。
  
  在现实收益刺激下,职工的积极性一下子爆发出来。
  
  1978年,成为茅台发展新篇章的元年。
  
  当年产量首次突破千吨大关,结束连续16年亏损,实现盈利6.5万元。职工敲锣打鼓地欢庆“胜利”。
  
  1979年,茅台酒厂再度双喜临门,先是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又荣获国家最高质量奖——金奖。
  
  周高廉回忆起当年获金奖的一些细节,颇耐人寻味。1979年获金奖的茅台酒是国家评奖部门直接从市场上抽查的,没有任何“运作”的可能。周高廉也是接到省里通知,才知道茅台酒得了国家最高质量奖。
  
  为后人所不知的是,作为勾兑茅台酒最重要的酱香型酒在周高廉到茅台酒厂上任时,在年产量中所占比例不足8%。周高廉看到这一致命生产“缺陷”,明确酱香型酒为重中之重,立马调整产品结构,把酱香型酒所占生产比例大幅提高到了14%左右。直到今天,“14%”一直是茅台酒厂始终坚持的一个生产标准。而茅台酒的新酒合格率也逐年上升,1977年为87%,1982年则达到96.5%。所以才有了市场抽查获金奖的这一出经典故事。
  
  周高廉的一系列举措实施下来,茅台酒厂的整个企业面貌彻底改观。到1982年时,茅台酒产量达1186吨,较1977年增长55%,实现盈利228万元,是1978年的30多倍。职工收入也从1977年的513元,升至1982年的883元。
  
  从周高廉执掌茅台开始,茅台的发展曲线就开始一路上扬,再也没有出现亏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