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酒世界网

嘉士伯醉翁之意不在酒

未知 2013-04-18 08:55 啤酒
在疫苗神话破灭、重啤陷入信任危机之际,嘉士伯曾对重啤不离不弃,此番抄底收购意欲何为?业内人士分析认

    在疫苗神话破灭、重啤陷入信任危机之际,嘉士伯曾对重啤“不离不弃”,此番抄底收购意欲何为?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嘉士伯此次“西南之行”的目的并不在于从资本市场直接获利,而是欲利用重啤的品牌和渠道为它的“中国战略”铺路。

  市场 两大品牌各领风骚

  昨日,商报记者从市内永辉、家乐福等多家超市的货架上看到,绿瓶的老山城与其他国内主流大众品牌雪花、青岛啤酒[微博](37.74,0.42,1.13%)等站在一起,而旁边则是嘉士伯、百威以及喜力等高端军团的属地。尽管“领地”不一,但重啤与嘉士伯品牌并肩出现的场合并不多见。

  阿兴记产业集团副总谢宇日前告诉商报记者,在市内的中高端中餐消费领域,目前有少量嘉士伯、百威等高端啤酒出现,但重啤山城系列仍具垄断地位。以阿兴记为例,高端啤酒销量只占啤酒总销量的一到两成。

  “火锅行业的啤酒消费以老山城和山城国宾为主,目前还没有嘉士伯或是百威等品牌进入这个渠道。”重庆火锅协会副会长、奇火锅董事长余勇说。此外,多家社区烟酒店也表示只销售山城、雪花等大众品牌。

  与大众市场不同的是,夜店市场则是高端啤酒的天下。“嘉士伯、百威和喜力占据了夜店市场七八成份额,青岛纯生及山城1958等相对低端的产品不太受欢迎。”重庆千极KTV的负责人王总表示。

  重庆啤酒董秘邓炜近日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没有生产嘉士伯(包括嘉士伯和乐堡两个品牌)之前,市场上看不到产自重啤的高端啤酒,而嘉士伯和重啤的定位不同,目标群体和渠道自然不同,引进嘉士伯弥补了重啤在高端市场上的空缺。

  产量 嘉士伯生产逐年增加

  事实上,嘉士伯的品牌给重啤带来的业绩,与其销售总额相比可谓微不足道。商报记者在重啤2012年的财报中看到,重啤年销售额达31.5亿元,其中嘉士伯1.67亿元的成绩单只占据5%的份额。那么,在嘉士伯的主导下,这个格局未来会不会有所变化?

  2011年8月,重啤与嘉士伯签订了《委托加工生产协议》,随后,2012年3月26日,重啤在《关于预计2012年日常关联交易公告》中称,2012年公司委托加工嘉士伯的关联交易额为1.1亿元。

  不过市场的热烈回应超过了两家企业的预期。在最近披露的2012年年报中,重啤表示,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嘉士伯及其关联方了增大了啤酒委托加工数量。2012年双方实际交易金额较年初预算增加了3340.66万元,达到约1.4340亿元,比年初的预算增加了约30%。与之对应的是,2012年重庆啤酒接受委托加工嘉士伯的产量也超过30000升预期,达到了34718.17千升。

  就在今年3月26日,重啤公布了2013年委托加工嘉士伯啤酒的关联交易额的预算,为1.3亿元,尽管略少于2012年的实际交易额,但比2012年初的预计交易额大幅增加。

  昨日,华龙证券分析师牛阳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嘉士伯2002年一系列收购来看,占领西部市场是其“中国战略”的核心。由于重庆的区位优势和重啤在西部啤酒企业中的强势地位,嘉士伯未来必然增加重啤对嘉士伯品牌的生产任务,甚至有可能将其他区域的生产任务转移到重啤。

  意图 或借助重啤渗透低端

  一旦增加嘉士伯产量,是否意味着山城品牌会相应减产?前日,嘉士伯大中华区主席王克勤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重啤是嘉士伯在中国的重要资产之一,未来嘉士伯不但不会削弱重庆啤酒或山城啤酒品牌,反而将会继续导入嘉士伯丰富的地方品牌运作经验,优化其供应链、采购、渠道、财务、管理等环节,进一步将重啤做大做强。

  那么,嘉士伯到底为何要收购重啤?

  今年2月,嘉士伯发布的2012年财报显示,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约合120.51亿美元,但增长率仅3%。在很多地区营收倒退或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嘉士伯的亚洲市场增长达到9%,而中国市场营收增长率则在4%以上。对嘉士伯而言,扩大在中国市场的版图显然十分重要。但据欧睿咨询的数据显示,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及燕京啤酒(5.81,0.06,1.04%)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上,而嘉士伯的占有率仅1.5%。

  嘉士伯亚太区总裁、重庆啤酒董事白荣恩此前还预测过,我国高端啤酒的市场份额约为15%,但目前这个有限的市场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重庆市内一家大型酒吧的策划总监周先生告诉商报记者,去年起,黑啤、白啤等更高端的啤酒渐成夜店的明星产品,这对嘉士伯、百威和喜力等以前的主打产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与之相对应的是,数据监测机构苏赛特的统计显示,近几年来重啤占据了重庆市场90%左右的份额,青岛和雪花围攻也未能撼动其霸主地位。

  “在此背景下,收购区域强势品牌,成为嘉士伯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捷径’。”牛阳认为,嘉士伯收购重啤后,借助重啤的渠道和市场份额,将省去在重庆和西南其他地区向中低端市场渗透的成本。

  “嘉士伯这个时候强势入主重啤,显然不是为了资本市场上的概念炒作,而是为发展实业。”安信证券酒水行业分析师何宏军说。

  新闻纵深

  
  收购重啤补缺“中国战略”

  据国海证券(11.87,-0.17,-1.41%)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啤酒总产量490.2亿升,同比增长了3.06%,并形成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雪花啤酒为第一阵营,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8.64,0.00,0.00%)、重庆啤酒、金星啤酒、福建雪津啤酒等为第二阵营的格局。

  其中,百威啤酒不同程度控制了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和雪津啤酒,而华润雪花有49%的股份在英国南非米勒酿酒公司手中;日本朝日啤酒则“染指”青岛啤酒。目前在几大啤酒企业中,没有外资进入的只有燕京啤酒和金星啤酒,不过金星啤酒已多次传出接近百威的“绯闻”。

  昨日,国海证券分析师刘金沪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白酒、啤酒的一线公司自身实力已很强,因而强势的二线品牌成为外资首选。
  “嘉士伯避开竞争激烈的东部地区,除了在广东设有分公司之外,其他的都是设在云南、西藏、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此次溢价取得重庆啤酒的控制权更加强化了以西部为重心的战略。”刘金沪说。

  资料显示,嘉士伯最早进入中国时是1992年与广东惠州啤酒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300万美元建立合资公司,嘉士伯拥有99%股权。2002年到2006年间,嘉士伯先后经过数十次交易,将云南、西藏以及新疆、甘肃和宁夏的主力酒企招至麾下。

  此后,2008年嘉士伯再次挥军西南,不过彼时四川最大的啤酒企业蓝剑啤酒已被华润雪花收购,区域霸主重啤成为嘉士伯的目标。

  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早在嘉士伯控股重啤以前,重啤就曾提出“沿江发展”战略,即通过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建厂实现扩张,剑指华东市场,不过该战略至今仍未实施。

  “嘉士伯控制重啤后,‘旧事重提’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一切都得等嘉士伯顺利完成收购,再做评估之后才可能一见端倪。”牛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