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世界

首页 > 企业动态 > 企业人物 >

企业人物

西凤酒荣获中国四大名酒55周年

2007-10-12 09:15 企业人物

     凤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富贵、吉祥、幸福、永生的象征。千百年来,凤凰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蕴涵着华夏儿女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西凤酒就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经过古雍州沃土的长期孕育,西凤酒的雏形——“秦酒”在殷商晚期应运而生。从秦穆公赐酒为 “野人”解毒到唐贞观的“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从杜子美的“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到李太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为我们记录了西凤酒的兴衰史,也见证了中华崛起的壮美史诗。
     作为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酒之一,西凤酒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
     周文王时期有记载:凤凰集于岐地,飞鸣过雍。
     《史记·秦本记》中记载了秦穆公赐酒为盗马“野人”解毒的历史典故:秦穆公的几匹好马被岐山“野人”盗去宰杀吃掉了,穆公知道后不但不加责罚,反而赐予美酒,以防止只吃马肉不饮酒而毒伤身体。后来秦晋大战于龙门山下,秦穆公被晋惠公大军包围,穆公仰天长叹,突然有一支“野人”杀入重围,战局突变,穆公大军生擒了晋惠公。当时秦穆公给“野人”所赐美酒“秦饮”就是今天的西凤酒。
     《酒谱》中还记载着发生在古雍州大地上秦穆公“投酒于河以劳师”的历史故事。秦晋韩原大战,秦穆公讨伐晋国获胜后,大军来到黄河岸边,穆公准备犒赏三军,但只有一盅“秦饮”,大臣建议把酒倒入河中,军士争相饮用,三军皆醉。
     汉代时从汉高祖至文景帝年间,帝王曾十九次在雍城举行祭祀,“百礼之会,无酒不行”,当时宫廷内外的达官贵人“日夜饮醇酒”。由此可见,西凤酒已在当时成为上层社会礼仪的必需用品。
     《凤翔县志》记载:唐太守广征民夫构筑新城,但屡筑屡塌。有天夜里突然天降大雪,飞来一只金凤凰,饱饮柳林泉水,昂首高鸣,在城周踏雪走了一圈,直冲云霄而去。于是,太守便在金凤所踏之迹,重新构筑城墙,不再倒塌,异常坚固。后来唐肃宗在雍城继位,以“金凤踏雪”祥瑞之意,下令将雍州改名为凤翔,将柳林的泉水易名为凤凰泉,用凤凰泉水酿造的酒就是今天的西凤酒。
     唐仪凤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时值阳春三月,当走到柳林镇亭子头村时,发现路旁蜜蜂、蝴蝶纷纷卧地不起,裴公派人探询,原来是柳林镇上一家酒坊刚开坛出酒,酒香飘逸到亭子头,使蜂蝶醉倒。裴公即兴吟诗一首:“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西凤酒”。回朝后,裴公将此酒献给高宗皇帝。自此,西凤酒被列为皇室用酒。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任职凤翔签判时,在凤翔东湖喜雨亭落成之日,曾邀请朋友畅饮西凤酒,留下了惊世名篇《喜雨亭记》,并用“花开美酒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盛赞西凤酒。
     到了明代,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酿酒业大振,路人常常“知味停车,闻香下马”,以品尝西凤美酒为乐事。
     清末,西凤酒更是打向海外,屡获国际大奖。
     1910年,在南洋劝业赛会上荣获金质奖。
     1915年,在国际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西凤酒一举夺得金奖(世界名酒)。
     1952年,在中国首届评酒会上,西凤酒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的特点,评为中国四大名酒,从此凤香型白酒畅销大江南北。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回国路过香港,港澳台爱国精英为周恩来接风洗尘。宴席上,周恩来问道:咱们中国不是有四大名酒嘛,今天怎么没有见到西凤酒呢?香港同胞说:不是我们不知道,实是买不到西凤酒。回北京后,周恩来立即指示有关部门,要加快西凤酒的发展。 
     1956年,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的直接支持下,在西凤酒的原产地凤翔县柳林镇,建立了国营陕西省西凤酒厂。
     ……
     曾经有太多的辉煌罩在西凤的头上,就像有太多的赞美赋予凤凰一样。几千年来,神州大地兴衰变迁,名酒辈出,然而大浪淘沙,在西北地区,人们喝酒只认“西凤”,西凤酒已经成为西北人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人就是闻着酒香长大的,已经和西凤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它融入了西北人的寄托和情感,融入了生活中的婚丧嫁娶。它把大西北的豪爽、热情和西北人的泼辣、粗犷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种让专家也无法解释的“西凤酒情缘”。
今天
        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西凤一路踏歌而行。直到今天,西凤仍让我们不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当人们端起一杯芬芳的美酒时,似乎还能听到悠扬的萧声,看到凤凰在翩翩起舞。
     凤凰起舞,禽兽肃立;西凤涅槃,浴火重生。西凤的辉煌记载着中华文明的进程,也凝聚着一代代西凤人的心血和汗水。
     在中国名酒中,西凤酒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名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数西北人对西凤酒的厚爱,形成了一种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促使西凤人不断前进,把企业做大做强。 
     2005年,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喻德鱼上任之初,就提出要用3-5年时间,使西凤酒企业进入中国白酒前八强的目标,即西凤“冲八工程”。
     新一届领导班子认为: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越来越趋向理性,中国白酒业在规模、市场占有率、利润上会迅速向拥有良好品牌潜力的大型企业集中。因此,未来几年白酒行业的八强必然是名酒的天下,谁抓住这个机遇,谁就会抓住发展的良机。“冲八工程”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三秦父老的期望。
     “提高竞争力,不是靠价格,而是靠品牌;提高品牌价值,不是靠‘吹拉弹唱’,而是靠卓越的品质。”董事长喻德鱼经常这样说。
     经过几千年风雨洗礼的西凤酒,要屹立于知名品牌中而不倒,必须依赖于它独特的工艺、独特的口味以及独特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西凤酒必须在坚守个性的同时,敢于创新,更好地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对西凤酒来说,就是要从品质源头抓起,进行一次超越自我的技术革命。
     近年来,西凤人在保持凤型白酒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对制作工艺进行调整,在传统凤型白酒重“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出具有凤兼浓风格、凤浓酱风格的系列西凤酒,使西凤酒产品呈现出四大系列、高中低酒度和高中低档次、近百种产品的格局,并使凤兼型走在中国白酒香型发展前列,使西凤酒的品牌效应得以凸现,品牌价值得以回归。
     2004年以来,西凤领导班子全面实行品牌经营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成立了以中国白酒十大金牌操盘手张锁祥为总经理的西凤酒营销有限公司。在确保西凤酒省内第一品牌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积极开拓省外市场,培养和扩大西凤酒的忠实消费群体。为此,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营销总公司,设立了若干个营销分公司,牢固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市场逐步做强做大。
     ……
     企业的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都为西凤品牌创新增加了新的内涵,展示了西凤品牌的形象。
     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西凤酒销售业绩不断攀升,每年都以40%以上的幅度快速增长,西凤已经开始全面复兴。
     如今的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是一个总资产7.8亿元,拥有近3000多名员工,年产名优白酒数万千升的中国大型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国家名酒(凤香型白酒)制造商和陕西省利税大户之一。
明天
     日前,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宝鸡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西部强省”和“工业强市”发展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率先”和“十个必须”加快宝鸡市工业发展的要求,西凤企业列入了“宝鸡市建设10户百亿元大企业大集团”发展规划,这为进一步加快企业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确保“百亿西凤”企业奋斗目标的实现,西凤人制定了宏伟的发展战略:大项目推进,大区域谋划,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市场营销。“酒业为主、多业经营”,把西凤企业建成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中国酒业新航母。
     凤舞中华,时不我待。历史把西凤推到了一个更高境界和更高起点上,西凤人也给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喻德鱼上任时提出了“冲八工程”,现在,他们开始向更高的目标——“中国国酒前四强”迈进。
     为此,西凤的决策者制定了西凤酒的品牌、市场、产品和客户四大策略,以确保西凤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品牌策略:整合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一系列品牌展示和社会公益活动进行品牌造势,发挥事件营销的威力,从而直接有效地达到延伸西凤品牌的文化内涵、带动商业消费以及建立名酒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
     市场策略:立足陕西,做深做精做透做细,强化其在陕西市场第一品牌的地位;提升企业在中原、山东、东北等西凤酒省外重点市场的地位,企业在品牌宣传、营销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力争使西凤成为当地的区域强势品牌。
     产品策略:一是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构建西凤酒新的品牌方阵,大力度、快节奏、个性化、全方位地建立西凤品牌市场销售体系;二是营销资源向主导产品集中,采取重点开发和培养代表西凤品牌的中高端产品;三是培养西凤酒个性化品牌产品,做大做强西凤酒的代表品牌。
     客户策略:通过建立立体化的服务体系构造全方位服务平台,更深层次地服务于经销商。
     在发展思路上,西凤人将以科技为先导,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并举,提升西凤酒技术含量,实现产品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做精产品;以品牌为依托,市场拓展和营销创新并进,引领市场和消费新潮流,做深市场;以文化为核心,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并展,构筑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良好平台,做强实力;以资产为纽带,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做大规模。 
     如今,西凤酒的发展策略明确,发展思路清晰。我们坚信:用不了几年,百亿西凤大集团和中国白酒前四强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这只美丽的凤凰将在西凤人的手中飞得更高、 更远。
               来源:《华夏酒报》